层级帮扶妇幼情 风雨逆行救新生 —— 三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发布:2021-08-28 浏览量:266
近日隆化县妇幼保健院院领导亲自将两面满含感激之情的锦旗赠给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及新生儿科。其实就在前几天,新生儿科还收到了隆化一名患儿家长送来的锦旗。三面锦旗既蕴含着家属感激之情,更是上下级医院间的帮扶缩影和医者仁心的真实写照。
2021年7月12日傍晚时分,一阵电闪雷鸣后,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倾泻而下,市区内街道瞬间成河。19:30左右,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您好!我们是隆化妇幼,患儿重度窒息,正在抢救,病情危重,请求接诊!”。极端恶劣的天气,转运途中风险极大,但是想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基层医院的迫切求助,值班医生李艳辉一刻也不敢耽搁,安排值班护士联系转运医护做好转诊准备的同时,立即电话请示正在出差返承火车上的副院长兼新生儿科主任王凤东,就在这时王院长也把电话打到了科室,指示“我已经了解情况,孩子很重,当地医院正在复苏,已通知王晓静副主任电话指导抢救,马上安排马兵副主任医师及高年资护师接诊,尽快发车,路上注意安全”。
仅仅15分钟,负责转运的司机左雷、医生马兵和护士王萌萌迅速集结到位并出发。“这么大的雨,孩子又这么重”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心里都捏着一把汗。 “患儿Apgar评分:1分钟2分,5分钟5分,10分钟7分”,重度窒息,无自主呼吸,立即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 生后38分钟血气:PH值6.618 ,PCO2 103mmHg,PO2 32mmHg,BE<-30mmol/L”,(业内人士都知道PH值低于6.9的孩子就难以活命),肤色不好,血压测不出,给予生理盐水扩容”…… 王凤东副院长和王晓静副主任不断通过电话和微信与当地医院联系,了解患儿的情况并指导当地医院抢救。 负责转运的医生马兵、护士王萌萌到达当地医院后立即投入抢救:评估患儿病情,重新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有条不紊的进行复苏、评估,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患儿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复查血气分析也有了明显的好转。转运暖箱、转运呼吸机等急救转运设备连接并调试正常后准备转回我院。 途中大雨磅礴,视野受限,路况复杂。这么恶劣的天气,这么危重的孩子,对接诊司机左雷来说更是极大的考验与挑战,狂风暴雨下雨刷不停的摆动着,左师傅握紧方向盘,全神贯注小心谨慎的开着奔驰救护车,尽量不让车子颠簸,以超出平时2倍多的时间返回,子夜时分接诊团队陪护着患儿安全到达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救治。亚低温脑保护,心电、血氧监护,血压监测,血糖监测,有创呼吸支持,血管活性药物,镇静、降颅压等治疗措施逐步实施。次日一大早,连夜赶回承德的王凤东副院长亲自组织查房会诊,与家属沟通病情,并邀请了北医三院儿科童笑梅主任来为患儿会诊,指导下一步治疗。经过19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精神反应及吃奶都很好,NBNA评分37分(大于35分是正常),达到了出院指征,出院前主管医生李艳辉耐心细致的为家属讲解出院后注意的问题及定期回医院复查,教会家长如何做抚触及被动操等。父母为了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将一面写有“医术高明见奇效,医德高尚口碑好”的锦旗赠予全体医护人员。
随着我院新生儿转运工作的逐步开展,新生儿急救技术的逐渐提高,转运设备的不断完善,这名患儿是目前我院转运救治成功近300例危重新生儿其中之一。2017年王凤东副院长亲自到隆化县妇幼保健院,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新生儿科骨干医师和隆化妇幼的产儿科医生也经常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会诊,进一步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建立、畅通绿色转诊通道,使危重新生儿得到安全、及时转运,解决了基层医院新生儿急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有效保障新生儿转会诊工作有序开展! “层级帮扶妇幼情,风雨逆行救新生”,三面锦旗的故事,生动的展现了上下联动三级医院转会诊制度的执行与落实,让患儿的每一步救治都做到了无缝衔接,各级医院均发挥出各自的能力,体现了目前医疗体系的亲民,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医院间的层级帮扶让患者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