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市妇幼保健院
胎儿失血命悬一线,分秒必争精准救治——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多学科联合抢救胎母失血濒死儿纪实
发布:2021-04-05 浏览量:578 
2021年3月30日上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及产科分别收到了同一个家属送的锦旗,家属发自肺腑的表达了对两个科室的感激之情,这其中的故事还要从2021年3月4日那天说起。  

微信图片_20210515102707.jpg

  2021年3月4日下午,一个忙碌而不平凡的周六,怀孕34周的刘女士敲开了医办室的门,因上午在产科门诊就诊时胎心监护提示不典型,下午来院复查监护,值班医生王利伶、张园园给予高度重视,立即复查监护,胎心监护显示基线变异差并伴有减速,追问产妇病史诉胎动减少2天,结合孕妇病史及胎心监护,经过综合评估,孕产保健部祁志宇副部长迅速判断胎儿存在急性缺氧,可疑胎母输血,果断决定立即行剖宫产手术,启动紧急剖宫产抢救预案,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立即通知院内急救小组,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检验科都做好了抢救准备。  

微信图片_20210515102734.jpg

  宫内复苏、术前准备、办理住院同步推进,手术室门外是焦急的家属,有的在低声哭泣,有的表情凝重来回踱步,手术室内气氛异常安静,手术器械的撞击声显得尤为的刺耳,祁志宇副部长、王利伶副主任医师娴熟而专心的一步步做着手术,新生儿科派出由牛春艳副主任医师、杨春光主治医师及杨婧住院医师及高年资护士组成复苏小组,准备复苏设备、药物,明确复苏时每个人的分工,严阵以待。从决定剖宫产到胎儿娩出仅用15分钟。  

微信图片_20210515102746.jpg

  孩子头出来的那一刻,看到的是孩子惨白的脸,牛春艳医生说了一声“孩子不好,准备插管”,孩子娩出后,在场所有的医护人员大为惊讶“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没有一丝血色的新生儿”,肤色苍白!没有肌张力!没有呼吸!没有反应!只能听到十几次微弱的心跳,这是一个濒死儿的复苏,不同于一般的新生儿复苏,孩子被放到已预热好的辐射台上,迅速清理气道后杨春光医生立即给予气管插管,牛春艳医生同时心脏按压,护士迅速建立脐静脉给药通路,1:10000肾上腺素静脉注射0.3ml,患儿心率缓慢上升,仍无自主呼吸,“盐水扩容”牛春艳医生做出指示,护士熟练的给予生理盐水,患儿的心率逐渐上升,白纸般的皮肤略有改善,5分钟后新生儿科王晓静副主任也赶到现场,指导治疗,再次扩容,患儿肌张力逐渐恢复,出现了不规则的自主呼吸,阿氏评分(1分钟1分、5分钟3分、10分钟5分),“立即转入新生儿科”王晓静副主任做出决定,此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经准备好SLE-5000呼吸机等急救设备,立即有创呼吸支持、心电监护,生后20分钟血气分析PH6.89 BE-26 乳酸17.5,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样的血气分析孩子活命很难啊!血红蛋白20g/l ,这么低的血色素,正常孩子刚出生血红蛋白要160-170g/l,马上输血!此时王凤东副院长由会场急匆匆赶回来指导抢救,王院长说“立即联系检验科,以最快速度给予输血”,患儿生后不到2小时开始了输血,随着鲜红的血液缓慢输入,孩子血压、血氧逐步稳定,王凤东副院长站在孩子的暖箱前,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孩子有抽搐”给予镇静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注意多脏器损伤的问题”王凤东副院长边观察患儿边指导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共输血3次,输血浆1次,输白蛋白1次。患儿共住院26天,神经行为测定38分(正常值35-40分),患儿痊愈出院了,家属为了表达对产科、新生儿科的感谢,给两个科室分别送了锦旗,家长的感谢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患儿在宫内已经是命悬一线,出生后濒临死亡,能够成功救治,既得益于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与配合,也得益于精准评估、精准救治,更得益于医护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使新生儿转危为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标志着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急诊急救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微信图片_20210515102751.jpg

宝贝,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