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
“我宝宝最近不爱喝奶,是不是趁这个机会断奶好了呢?”
“是啊,我也想断了,毕竟宝宝也快1岁了,不是说6个月后的母乳就没什么营养了吗?”
听完妈妈们的对话,我想,要是宝宝能听懂妈妈在说什么,一定会非常难过,非常气愤,因为关于“母乳喂养到几岁”这个问题,妈妈们似乎还没搞明白。
母乳对宝宝来说是最理想的食物,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至少喂到 1 岁以后;而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喂养到 2 岁及以后。
然而,为什么很多妈妈相信“母乳6个月后会没营养”?
很可能因为大家误解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那段话: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至少纯母乳喂养6个月。在婴儿满6个月后,应该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甚至更多。
6个月后之所以要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不是因为母乳没有营养了,而是因为宝宝对营养的需求更高了。
并且从宝宝成长的角度来看,添加辅食是为了逐步向幼儿饮食、儿童饮食的阶段过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为“6个月后的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再有人对你说这句话,你可以反问他\她:好好的母乳不吃,去吃奶粉,难道奶牛365天产的奶就很有营养了?
1
母乳喂养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母乳对于孩子的好处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母乳可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从营养成分来看,母乳完美匹配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与配方奶粉相比,母乳的营养比例更利于幼儿的消化吸收从而更好的满足生长需求。另外,母乳中所含的免疫因子是配方奶粉无可比拟的,同时,母乳的营养和免疫成分还会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而自动调节来更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
第二,我们从宝宝的心理发育角度来看。吮吸和哺乳是哺乳类动物最天然最本能的天性。母乳喂养过程,妈妈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食物,同时还可以通过肌肤接触通帮助孩子和妈妈建立亲密的亲子依恋关系。
2
母乳喂养对妈妈有什么好处?
母乳喂养对于妈妈的短期和长期健康都是有非常明显的益处的,喂养对妈妈的好处其实也可以从生理和心理健康两个角度来谈。
从产后恢复来看,母乳喂养使得妈妈产后子宫迅速开始收缩,出血减少也就减少了产褥期感染风险。母乳喂养使得我们每天多消耗500卡路里的热量相当于游泳一小时,所以还有利于妈妈们产后体型恢复。躺着就把肥给减了,妈妈们何乐而不为?
从长期来看,哺乳还可以帮助降低妈妈在将来罹患乳腺癌和某些妇科肿瘤的风险。
从心理方面来讲,母乳喂养为妈妈和宝宝亲密接触创造了条件,同时满足了孩子和妈妈的心理需求。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1、孕前积极进行乳房保养,为后续的喂养做好准备工作。
2、分娩后尽早给婴儿开奶,以便婴儿得到最宝贵的初乳。
3、随时给婴儿喂母乳,促进妈妈体内催乳素的分泌同时还可以预防乳腺炎。
4、喂奶时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减少疼痛的同时使婴儿更加安全容易地吃到乳汁。
5、科学合理摄取丰富的营养,以便乳汁分泌旺盛且营养成分优良。
母乳到底喂到什么时候合适?
答案是:
“只要你和宝宝愿意,想喂多久就喂多久”。
母乳喂养不仅仅为孩子提供食物,同时还促进亲子依恋关系。母乳喂养并没有一个设定期限,只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中,纯母乳就可以满足孩子的所有营养需求 ;随着宝宝的长大,辅食的逐渐介入,在12月龄前,母乳仍然是孩子的主要营养来源。
周岁后,孩子会逐渐融入家庭饮食,母乳不再是主要营养来源,不过在孩子和妈妈都愿意的前提下可以母乳喂养到两周岁或者更久。
妈妈会担心过长的母乳喂养时间会让宝宝更黏人,更依赖妈妈,但研究结果证明,吃奶时间短的孩子其实会更缺乏安全感,更不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