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十月怀胎,分娩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妈妈的愿望,但因为各种原因,一些宝宝刚刚降生就被贴上了“高危儿”的标签,什么是高危儿呢?高危儿是指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社会及环境危险因素)的儿童,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发生各种发育障碍、学习困难、视听障碍等。也就是这些宝宝出生以后的一段时间(可能是一年或两三年)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或者因为发育问题需要专业的康复和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高危儿童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比如反映新生儿救治能力逐渐提高的早产儿存活周数愈来愈低,我院救治的最小早产儿胎龄25周、体重780克。目前我国已将早产儿纳入高危儿管理的主要人群之一,已颁布《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生命周期的1000天对早产儿尤其重要,他要完成对足月儿童在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的追赶,跨越可能出现的落后、发育偏异的重重困难,最终成长成为正常健康儿童。
这个阶段的正常婴儿视、听、触觉等感知觉发育良好。听声音会转头,会追视,视听交流良好,头部有一定的控制能力,3个月龄时部分小儿可俯卧抬头90°,头竖立良好,会发元音、可笑出声。
异常表现:
1、不能追视
2、听声音不会转头
3、头竖立困难,俯卧抬头困难
4、四肢肌张力过高及过低
这个阶段的正常婴儿能翻身,头竖立良好,俯卧抬头90度以上,可抬胸,会主动伸出手够取眼前的物体,双手会配合,比如一手抓一个,玩具传手等,可靠坐,会听自己的名字,能发爸妈等音。
异常表现:
1、笑不出音,发音少
2、6个月仍不会伸手够取眼前的物体
3、6个月仍不能翻身
4、头竖立不良,俯卧抬头困难
5、三个月后仍拇指交叉到掌心持续手握拳
这个阶段正常婴儿能独自坐稳,学会匍匐爬行。双手会把弄玩具,比如玩具对敲、传手、会用手指捏取小玩具,部分小儿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能无意识发“爸爸、妈妈、大大”等。懂得“不”的含义,会看大人脸色。
异常征象:
1、扶成立位时足尖着地,双足交叉会跳着玩,两腿挺直
2、8个月小儿仍不会坐
这个阶段正常婴儿能拉物站起,扶物蹲下再站起,可扶 物迈步,部分小儿能独自站立,双手的动作更精细,会拇食指对捏,懂得有目的投放。部分婴儿会有意识叫“爸爸、妈妈”会指认常见人与物,能执行简单指令。
异常征象:
1、10个月不能用手指捏东西,“拇食指”抓握不能。
2、10个月后双手仍不能对在一起(对敲)
3、够东西总是用一只手,另一只手不活动
如果您的宝宝有以上表现,应考虑是否有脑性疾病或者发育异常的问题,请及时到儿童康复科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免给宝宝留下终生问题。
高危儿管理是对高危儿实行专案建档管理,包括详细询问和记录病史、定期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预见性指导和综合干预技术,特殊的儿童保健服务和慢病管理,相对于正常儿童的健康检查在信息收集、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频次增加、特殊检查的选择更个体化、对发育评估方法的要求更高,根据每个儿童发育轨迹、针对存在问题给予预见性指导和综合干预。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儿童体格、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的最佳全面发展,降低高危儿的伤残发生率或减轻伤残程度,从而改善预后,提高存活高危儿的生命质量。
高危儿的预防首先从关注母亲孕期健康开始,包括孕前遗传咨询、孕早期预防感染、避免化学毒物、避免接触放射线和电离辐射、慎用药物以预防先天性发育不全、遗传病及胎儿起源的儿童和成年期疾病;同时保证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维持适宜体重增长;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适量的身体活动;对妊娠高危因素的母亲进行专案管理、系统监护、严密观察,尽早消除和控制有关危险因素对孕母、胎儿双方的影响和危害。
对高危儿家庭特别是母亲的心理支持
高危儿的到来会对父母及高危儿家庭造成紧张压力、焦虑和负罪的心理,缓解这种心理、鼓励父母及家庭给高危儿提供一个充满爱心、良好的刺激环境和积极养育模式。除了育儿技能(喂养、护理、疾病预防及早期发展)的指导,还需心理支持,如针对母亲的抑郁、儿童的行为问题等,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
承德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儿保科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开展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疾病预防、早期教育、婴儿游泳和保健指导等业务,为儿童提供优美的活动环境,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课堂。同时,承担承德市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科室拥有先进的儿童保健管理系统、听力筛查设备、口腔治疗设备、超声骨密度仪、儿童视力筛查仪、裂隙灯、营养分析软件和多种心理智测量工具,以及温馨的婴儿游泳馆和集亲子活动、家长教育、保健咨询为一体的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科室开设了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入托体检门诊、儿童心理门诊、营养门诊、口腔保健门诊、眼保健门诊、听力筛查门诊等特色门诊及儿童早期发展、宝贝益智游泳等项目,是全市独具特色的儿童医疗保健科。
咨询电话:2038152 2036181(游泳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