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食物多种多样,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除母乳可以满足6月龄以内的婴儿营养需要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同时,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各不相同。
所以,人体每日的饮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做到平衡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食物品种丰富 合理搭配
每天应进食12种以上食物,每周应进食25种以上食物。每天增加50~150克的全谷物和杂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多选深色的叶菜。每天200~350克新鲜应季水果摄入,经常更换品种。
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
每天应摄入120~150克动物性食物,对老年人来说,多摄入鱼肉可降低老年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可多使用鱼腩(鱼肚)。大豆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建议每天摄入相当于15克大豆的不同豆制品。
共同进食 保持好积极情绪
陪同进餐的对象可以是家人、朋友,一起制作和分享食物,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共同进餐可以降低老年人体重减轻的风险,避免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衰减综合征可导致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与老年人的死亡率密切相关。
少盐少油 控糖限酒
老年人应限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每天摄入食盐应不超过6克,烹调用油25~30克。另外酱油、豆瓣酱、豆腐乳及咸菜等十五盐含量较高的食物,老年人应慎重选择。
老年人要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同时,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建议少选择或不选择含糖的加工食物。
饮食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
代糖食品可以放肆吃
所谓代糖,就是吃起来甜甜的,但热量极低的甜味剂。其实,大量研究显示长期大量吃代糖食品也会存在健康风险。虽然目前市面上合格的代糖食品,所添加的代糖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但代糖食品不等于无糖食品,更不能直接等于健康食品,切勿将代糖食品神化,更不能毫无节制地大量食用。
误区二
吃肉不如喝汤
肉汤里的营养成分,主要取决于肉在熬制过程中哪些物质能溶解到汤里面。然而,溶于汤中的营养成分仅仅为肉本身营养成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优质蛋白质、铁、钙、锌、维生素A等并没有“转移”到汤中。
此外,由于肉汤里含有较多的嘌呤类物质,不推荐痛风和高尿酸人群食用,血脂偏高的人也要避免喝脂肪含量较高的肉汤。不少人在熬制汤品的过程中,为了口感和味道更丰富,可能还会多放油、盐等调味料,汤的总体营养价值就更加大打折扣了。
误区三
只有老年人会得糖尿病
这是一个误区,虽然老年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但儿童青少年、年轻人得二型糖尿病也不少。
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体重增加是糖尿病年轻化的导火索。首先,是儿童和青少年热衷于吃高热量的食物,使胰腺的负担过重。其次,吸烟群体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18倍,吸烟是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危险因素。此外,熬夜也会影响人体内分泌情况,身体需要不断地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来强行维持清醒的状态,这两种激素都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